事件队列
游戏设计模式 Decoupling Patterns
意图
解耦发出消息或事件的时间和处理它的时间。
动机
除非还呆在一两个没有互联网接入的犄角旮旯,否则你很可能已经听说过“事件序列”了。 如果没有,也许“消息队列”或“事件循环”或“消息泵”可以让你想起些什么。 为了唤醒你的记忆,让我们了解几个此模式的常见应用吧。
GUI事件循环
如果你曾做过任何用户界面编程,你就会很熟悉 事件 。 每当用户与你的程序交互——点击按钮,拉出菜单,或者按个键——操作系统就会生成一个事件。 它会将这个对象扔给你的应用程序,你的工作就是获取它然后将其与有趣的行为相挂钩。
为了获取这些事件,代码底层是 事件循环 。它大体上是这样的:
while (running)
{
Event event = getNextEvent();
// 处理事件……
}
调用
getNextEvent()
将一堆未处理的用户输入传到应用程序中。
你将它导向事件处理器,之后应用魔术般获得了生命。
有趣的部分是应用在
它
想要的时候
获取
事件。
操作系统在用户操作时不是直接跳转到你应用的某处代码。
这就意味着当用户输入进来时,它需要到某处去,
这样操作系统在设备驱动报告输入和应用去调用
getNextEvent()
之间不会漏掉它。
这个“某处”是一个
队列
。
当用户输入抵达时,操作系统将其添加到未处理事件的队列中。
当你调用
getNextEvent()
时,它从队列中获取最旧的事件然后交给应用程序。
中心事件总线
大多数游戏不是像这样事件驱动的,但是在游戏中使用事件循环来支撑中枢系统是很常见的。 你通常听到用“中心”“全局”“主体”描述它。 它通常被用于想要相互保持解耦的高层模块间通信。
假设游戏有新手教程系统,在某些特定游戏事件后显示帮助框。 举个例子,当玩家第一次击败了邪恶野兽,你想要一个显示着“按X拿起战利品!”的小气泡。
游戏玩法和战斗代码也许像上面一样复杂。 你最不想做的就是检查一堆教程的触发器。 相反,你可以使用中心事件队列。 任何游戏系统都可以发事件给队列,这样战斗代码可以在砍倒敌人时发出“敌人死亡”事件。
类似地,任何游戏系统都能从队列 接受 事件。 教程引擎在队列中注册自己,然后表明它想要收到“敌人死亡”事件。 用这种方式,敌人死了的消息从战斗系统传到了教程引擎,而不需要这两个系统直接知道对方的存在。
我本想将这个作为这章其他部分的例子,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这样巨大的全局系统。 事件队列不需要在整个游戏引擎中沟通。在一个类或者领域中沟通就足够有用了。
你说什么?
所以说点别的,让我们给游戏添加一些声音。 人类是视觉动物,但是听觉强烈影响到情感系统和空间感觉。 正确模拟的回声可以让漆黑的屏幕感觉上是巨大的洞穴,而适时的小提琴慢板可以让心弦拉响同样的旋律。
为了获得优秀的音效表现,我们从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开始,看看结果如何。 添加一个“声音引擎”,其中有使用标识符和音量就可以播放音乐的API:
class Audio
{
public:
static void playSound(SoundId id, int volume);
};
它负责加载合适的声音资源,找到可靠的播放频道,然后启动它。 这章不是关于某个平台真实的音频API,所以我会假设在其他某处魔术般实现了一个。 使用它,我们像这样写方法:
void Audio::playSound(SoundId id, int volume)
{
ResourceId resource = loadSound(id);
int channel = findOpenChannel();
if (channel == -1) return;
startSound(resource, channel, volume);
}
我们签入以上代码,创建一些声音文件,然后在代码中加入一些对
playSound()
的调用。
举个例子,在UI代码中,我们在选择菜单项变化时播放一点小音效:
class Menu
{
public:
void onSelect(int index)
{
Audio::playSound(SOUND_BLOOP, VOL_MAX);
// 其他代码……
}
};
这样做了之后,我们注意到有时候你改变菜单项目,整个屏幕就会冻住几帧。 我们遇到了第一个问题:
- 问题一:API在音频引擎完成对请求的处理前阻塞了调用者。
我们的
playSound()
方法是
同步
的——它在从播放器放出声音前不会返回调用者。
如果声音文件要从光盘上加载,那就得花费一定时间。
与此同时,游戏的其他部分被卡住了。
现在忽视这一点,我们继续。 在AI代码中,我们增加了一个调用,在敌人承受玩家伤害时发出痛苦的低号。 没有什么比在虚拟的生物身上施加痛苦更能温暖玩家心灵的了。
这能行,但是有时玩家打出暴击,他在同一帧可以打到两个敌人。 这让游戏同时要播放两遍哀嚎。 如果你了解一些音频的知识,那么就知道要把两个不同的声音混合在一起,就要加和它们的波形。 当这两个是 同一 波形时,它与 一个 声音播放 两倍响 是一样的。那会很刺耳。
在Boss战中有个相关的问题,当有一堆小怪跑动并制造伤害时。 硬件只能同时播放一定数量的音频。当数量超过限度时,声音就被忽视或者切断了。
为了处理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获得音频调用的整个
集合
,用来整合和排序。
不幸的是,音频API独立处理每一个
playSound()
调用。
看起来这些请求像是从针眼穿过一样,一次只能有一个。
- 问题二:请求无法合并处理。
这个问题与下面的问题相比只是小烦恼。
现在,我们在很多不同的游戏系统中散布了
playSound()
调用。
但是游戏引擎是在现代多核机器上运行的。
为了使用多核带来的优势,我们将系统分散在不同线程上——渲染在一个,AI在另一个,诸如此类。
由于我们的API是同步的,它在 调用者 的线程上运行。 当从不同的游戏系统调用时,我们从多个线程同时使用API。 看看示例代码,看到任何线程同步性吗?我也没看到。
当我们想要分配一个 单独的 线程给音频,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。 当其他线程都忙于互相跟随和制造事物,它只是傻傻待在那里。
- 问题三:请求在错误的线程上执行。
音频引擎调用
playSound()
意味着,“放下任何东西,现在就播放声音!”
立即
就是问题。
游戏系统在
它们
方便时调用
playSound()
,但是音频引擎不一定能方便去处理这个请求。
为了解决这点,我们需要将
接受
请求和
处理
请求解耦。
模式
事件队列 在队列中按先入先出的顺序存储一系列 通知或请求 。 发送通知时, 将请求放入队列并返回 。 处理请求的系统之后稍晚 从队列中获取请求 并处理。 这 解耦了发送者和接收者 ,既 静态 又 及时 。
何时使用
如果你只是想解耦 接收者 和发送者,像 观察者模式 和 命令模式 都可以用较小的复杂度进行处理。 在解耦某些需要 及时 处理的东西时使用队列。
用推和拉来考虑。 有一块代码A需要另一块代码B去做些事情。 对A自然的处理方式是将请求 推 给B。
同时,对B自然的处理方式是在 B 方便时将请求 拉 入。 当一端有推模型另一端有拉模型,你需要在它们之间设置缓存。 这就是队列比简单的解耦模式多提供的部分。
队列给了代码对拉取的控制权——接收者可以延迟处理,合并或者忽视请求。 但队列做这些事是通过将控制权从发送者那里 拿走 完成的。 发送者能做的就是向队列发送请求然后祈祷。 当发送者需要回复时,队列不是好的选择。
记住
不像本书中的其他模式,事件队列很复杂,会对游戏架构产生广泛影响。 这就意味着你得仔细考虑如何——或者要不要——使用它。
中心事件队列是一个全局变量
这个模式的常用方法是一个大的交换站,游戏中的每个部分都能将消息送到这里。 这是很有用的基础架构,但是 有用 并不代表 好用 。
可能要走一些弯路,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最终学到了全局变量是不好的。 当有一小片状态,程序的每部分都能接触到,会产生各种微妙的相关性。 这个模式将状态封装在协议中,但是它还是全局的,仍然有全局变量引发的全部危险。
世界的状态可以因你改变
假设在虚拟的小怪结束它一生时,一些AI代码将“实体死亡”事件发送到队列中。 这个事件在队列中等待了谁知有多少帧后才排到了前面,得以处理。
同时,经验系统想要追踪英雄的杀敌数,并对他的效率加以奖励。 它接受每个“实体死亡”事件,然后决定英雄击杀了何种怪物,以及击杀的难易程度,最终计算出合适的奖励。
这需要游戏世界的多种不同状态。 我们需要死亡的实体以获取击杀它的难度。 我们也许要看看英雄的周围有什么其他的障碍物或者怪物。 但是如果事件没有及时处理,这些东西都会消失。 实体可能被清除,周围的东西也有可能移开。
当你接到事件时,得小心,不能假设 现在的 状态反映了 事件发生时 的世界。 这就意味着队列中的事件比同步系统中的事件需要存储更多数据。 在后者中,通知只需说“某事发生了”然后接收者可以找到细节。 使用队列时,这些短暂的细节必须在事件发送时就被捕获,以方便之后使用。
会陷于反馈系统环路中
任何事件系统和消息系统都得担心环路:
- A发送了一个事件
- B接收然后发送事件作为回应。
- 这个事件恰好是A关注的,所以它收到了。为了回应,它发送了一个事件。
- 回到2.
当消息系统是 同步的 ,你很快就能找到环路——它们造成了栈溢出并让游戏崩溃。 使用队列,它会异步地使用栈,即使虚假事件晃来晃去,游戏仍然可以继续运行。 避免这个的通用方法就是避免在 处理 事件的代码中 发送 事件。
示例代码
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代码了。它不完美,但是有基本的正确功能——公用的API和正确的底层音频调用。 剩下需要做的就是修复它的问题。
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API是
阻塞的
。
当代码播放声音时,它不能做任何其他事情,直到
playSound()
加载完音频然后真正地开始播放。
我们想要推迟这项工作,这样
playSound()
可以很快地返回。
为了达到这一点,我们需要
具体化
播放声音的请求。
我们需要一个小结构存储发送请求时的细节,这样我们晚些时候可以使用:
struct PlayMessage
{
SoundId id;
int volume;
};
下面我们需要给
Audio
一些存储空间来追踪正在播放的声音。
现在,你的算法专家也许会告诉你使用激动人心的数据结构,
比如
Fibonacci heap
或者
skip list
或者最起码
链表
。
但是在实践中,存储一堆同类事物最好的办法是使用一个平凡无奇的经典数组:
-
没有动态分配。
-
没有为记录信息造成的额外的开销或者多余的指针。
- 对缓存友好的连续存储空间。
所以让我们开干吧:
class Audio
{
public:
static void init()
{
numPending_ = 0;
}
// 其他代码……
private:
static const int MAX_PENDING = 16;
static PlayMessage pending_[MAX_PENDING];
static int numPending_;
};
我们可以将数组大小设置为最糟情况下的大小。 为了播放声音,简单地将新消息插到最后:
void Audio::playSound(SoundId id, int volume)
{
assert(numPending_ < MAX_PENDING);
pending_[numPending_].id = id;
pending_[numPending_].volume = volume;
numPending_++;
}
这让
playSound()
几乎是立即返回,当然我们仍得播放声音。
那块代码在某处,即
update()
方法中:
class Audio
{
public:
static void update()
{
for (int i = 0; i < numPending_; i++)
{
ResourceId resource = loadSound(pending_[i].id);
int channel = findOpenChannel();
if (channel == -1) return;
startSound(resource, channel, pending_[i].volume);
}
numPending_ = 0;
}
// 其他代码……
};
现在我们需要在方便时候调用。 这个“方便”取决于你的游戏。 它也许要从主 游戏循环 中或者专注于音频的线程中调用。
这可行,但是这假定了我们在对
update()
的单一调用中可以处理
每个
声音请求。
如果你做了像在声音资源加载后处理异步请求的事情,这就没法工作了。
update()
一次处理一个请求,它需要有完成一个请求后从缓存中再拉取一个请求的能力。
换言之,我们需要一个真实的队列。
环状缓存
有很多种方式能实现队列,但我最喜欢的是 环状缓存 。 它保留了数组的所有优点,同时能让我们不断从队列的前方移除事物。
现在,我知道你在想什么。 如果我们从数组的前方移除东西,不是需要将所有剩下的部分都移动一次吗?这不是很慢吗?
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习链表——你可以从中移除一个节点,而无需移动东西。 好吧,其实你可以用数组实现一个队列而无需移动东西。 我会展示给你看,但是首先预习一些术语:
-
队列的 头部 是 读取 请求的地方。头部存储最早发出的请求。
-
尾部 是另一端。它是数组中下个 写入 请求的地方。注意它指向队列终点的下一个位置。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半开半闭区间,如果这有帮助的话。
由于
playSound()
向数组的末尾添加了新的请求,头部开始指向元素0而尾部向右增长。
让我们开始编码。首先,我们显式定义这两个标记在类中的意义:
class Audio
{
public:
static void init()
{
head_ = 0;
tail_ = 0;
}
// 方法……
private:
static int head_;
static int tail_;
// 数组……
};
在
playSound()
的实现中,
numPending_
被
tail_
取代,但是其他都是一样的:
void Audio::playSound(SoundId id, int volume)
{
assert(tail_ < MAX_PENDING);
// Add to the end of the list.
pending_[tail_].id = id;
pending_[tail_].volume = volume;
tail_++;
}
更有趣的变化在
update()
中:
void Audio::update()
{
// 如果这里没有待处理的请求
// 那就什么也不做。
if (head_ == tail_) return;
ResourceId resource = loadSound(pending_[head_].id);
int channel = findOpenChannel();
if (channel == -1) return;
startSound(resource, channel, pending_[head_].volume);
head_++;
}
我们在头部处理,然后通过将头部指针向右移动来消除它。 我们定义头尾之间没有距离的队列为 空队列 。
现在,我们获得了一个队列——我们可以向尾部添加元素,从头部移除元素。
这里有很明显的问题。在我们让队列跑起来后,头部和尾部继续向右移动。
最终
tail_
碰到了数组的尾部,欢乐时光结束了。
接下来是这个方法的灵巧之处。
注意当尾部移动时, 头部 也是如此。 这就意味着在数组 开始 部分的元素不再被使用了。 所以我们做的就是,当抵达末尾时,将尾部折回到数组的头部。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 环状 缓存,它表现得像是一个环状的数组。
这个的实现非常简单。 当我们入队一个事物时,只需要保证尾部在抵达末尾的时候折回到数组的开头:
void Audio::playSound(SoundId id, int volume)
{
assert((tail_ + 1) % MAX_PENDING != head_);
// 添加到列表的尾部
pending_[tail_].id = id;
pending_[tail_].volume = volume;
tail_ = (tail_ + 1) % MAX_PENDING;
}
替代
tail++
,将增量设为数组长度的模,这样可将尾部回折回来。
另一个改变是断言。我们得保证队列不会溢出。
只要这里有少于
MAX_PENDING
的请求在队列中,在头部和尾部之间就有没有使用的间隔。
如果队列满了,那就不会有间隔了,就像古怪的衔尾蛇一样,尾部会遇到头部然后覆盖它。
断言保证了这不会发生。
在
update()
中,头部也折回了:
void Audio::update()
{
// 如果没有待处理的请求,就啥也不做
if (head_ == tail_) return;
ResourceId resource = loadSound(pending_[head_].id);
int channel = findOpenChannel();
if (channel == -1) return;
startSound(resource, channel, pending_[head_].volume);
head_ = (head_ + 1) % MAX_PENDING;
}
这样就好——没有动态分配,没有数据拷贝,缓存友好的简单数组实现的队列完成了。
合并请求
现在有队列了,我们可以转向其他问题了。 首先来解决多重请求播放同一音频,最终导致音量过大的问题。 由于我们知道哪些请求在等待处理,需要做的所有事就是将请求和早先等待处理的请求合并:
void Audio::playSound(SoundId id, int volume)
{
// 遍历待处理的请求
for (int i = head_; i != tail_;
i = (i + 1) % MAX_PENDING)
{
if (pending_[i].id == id)
{
// 使用较大的音量
pending_[i].volume = max(volume, pending_[i].volume);
// 无需入队
return;
}
}
// 之前的代码……
}
当有两个请求播放同一音频时,我们将它们合并成只保留声音最大的请求。 这一“合并”非常简陋,但是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做很多有趣的合并。
注意在请求 入队 时合并,而不是 处理 时。 在队列中处理更加容易,因为不需要在最终会被合并的多余请求上浪费时间。 这也更加容易被实现。
但是,这确实将处理的职责放在了调用者肩上。
对
playSound()
的调用返回前会遍历整个队列。
如果队列很长,那么会很慢。
在
update()
中合并也许更加合理。
这里有些要记住的要点。 我们能够合并的“同步”请求窗口只有队列长度那么大。 如果我们快速处理请求,队列长度就会保持较短,我们就有更少的机会合并东西。 同样地,如果处理慢了,队列满了,我们能找到更多的东西合并。
这个模式隔离了请求者和请求何时被处理,但如果你将整个队列交互视为与数组结构交互, 那么发出请求和处理它之间的延迟会显式地影响行为。 确认在这么做之前保证了这不会造成问题。
分离线程
最终,最险恶的问题。
使用同步的音频API,调用
playSound()
的线程就是处理请求的线程。
这通常不是我们想要的。
在今日的多核硬件上,你需要不止一个线程来最大程度使用芯片。 有无数的编程范式在线程间分散代码,但是最通用的策略是将每个独立的领域分散到一个线程——音频,渲染,AI等等。
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三个关键点:
- 请求音频的代码与播放音频的代码解耦。
- 有队列在两者之间整理它们。
- 队列与程序其他部分是隔离的。
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写修改队列的方法——
playSound()
和
update()
——使之线程安全。
通常,我会写一写具体代码完成之,但是由于这是一本关于架构的书,我不想着眼于一些特定的API或者锁机制。
从高层看来,我们只需保证队列不是同时被修改的。
由于
playSound()
只做了一点点事情——基本上就是声明字段——不会阻塞线程太长时间。
在
update()
中,我们等待条件变量之类的东西,直到有请求需要处理时才会消耗CPU循环。
设计决策
很多游戏使用事件队列作为交流结构的关键部分,你可以花很多时间设计各种复杂的路径和消息过滤器。 但是在构建洛杉矶电话交换机之类的东西之前,我推荐你从简单的开始。这里是几个需要在开始时思考的问题:
队列中存储了什么?
到目前为止,我交替使用“事件”和“消息”,因为大多时候两者的区别并不重要。 无论你在队列中塞了什么都可以获得解耦和合并的能力,但是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同。
-
如果你存储事件:
“事件”或者“通知”描绘 已经 发生的事情,比如“怪物死了”。 你入队它,这样其他对象可以对这个事件作出 回应 ,有点像异步的 观察者 模式。
-
很可能允许多个监听者。 由于队列包含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,发送者可能不关心谁接受它。 从这个层面来说,事件发生在过去,早已被遗忘。
-
访问队列的模块更广。 事件队列通常 广播 事件到任何感兴趣的部分。为了尽可能允许所有感兴趣的部分访问,队列一般是全局可见的。
-
-
如果你存储消息:
“消息”或“请求”描绘了 想要 发生 在未来 的事情,比如“播放声音”。可以将其视为服务的异步API。
-
更可能只有一个监听者。 在这个例子中,存储的消息只请求 音频API 播放声音。如果引擎的随便什么部分都能从队列中拿走消息,那可不好。
-
谁能从队列中读取?
在例子中,队列是密封的,只有
Audio
类可以从中读取。
在用户交互的事件系统中,你可以在核心内容中注册监听器。
有时可以听到术语“单播”和“广播”来描述它,两者都很有用。
-
单播队列:
在队列是类API的一部分时,单播是很自然的。 就像我们的音频例子,从调用者的角度来说,它们只能看到可以调用的
playSound()
方法。-
队列变成了读取者的实现细节。 发送者知道的所有事就是发条消息。
-
队列更封装。 其他都一样时,越多封装越方便。
-
无须担心监听者之间的竞争。 使用多个监听者,你需要决定队列中的每个事物 一对多 分给全部的监听者(广播) 还是队列中的 每个 事物 一对一 分给单独的监听者(更加像工作队列)。
在两种情况下,监听者最终要么做了多余的事情要么在相互干扰,你得谨慎考虑想要的行为。 使用单一的监听者,这种复杂性消失了。
-
-
广播队列:
这是大多数“事件”系统工作的方法。如果你有十个监听者,一个事件进来,所有监听者都能看到这个事件。
-
事件可能无人接收。 前面那点的必然推论就是如果有 零个 监听者,没有谁能看到这个事件。 在大多数广播系统中,如果处理事件时没有监听者,事件就消失了。
-
也许需要过滤事件。 广播队列经常对程序的所有部分可见,最终你会获得一系列监听者。 很多事件乘以很多监听者,你会获取一大堆事件处理器。
为了削减大小,大多数广播事件系统让监听者筛出其需要接受的事件。 比如,可能它们只想要接受鼠标事件或者在某一UI区域内的事件。
-
-
工作队列:
类似广播队列,有多个监听器。不同之处在于队列中的每个东西只会投到监听器 其中的一个 。 常应用于将工作打包给同时运行的线程池。
- 你得规划。 由于一个事物只有一个监听器,队列逻辑需要指出最好的选项。 这也许像round robin算法或者乱序选择一样简单,或者可以使用更加复杂的优先度系统。
谁能写入队列?
这是前一个设计决策的另一面。 这个模式兼容所有可能的读/写设置:一对一,一对多,多对一,多对多。
-
使用单个写入器:
这种风格和同步的 观察者 模式很像。 有特定对象收集所有可接受的事件。
-
你隐式知道事件是从哪里来的。 由于这里只有一个对象可向队列添加事件,任何监听器都可以安全地假设那就是发送者。
-
通常允许多个读取者。 你可以使用单发送者对单接收者的队列,但是这样沟通系统更像纯粹的队列数据结构。
-
-
使用多个写入器:
这是例子中音频引擎工作的方式。 由于
playSound()
是公开的方法,代码库的任何部分都能给队列添加请求。“全局”或“中心”事件总线像这样工作。-
得更小心环路。 由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向队列中添加东西,这更容易意外地在处理事件时添加事件。 如果你不小心,那可能会触发反馈循环。
-
很可能需要在事件中添加对发送者的引用。 当监听者接到事件时,它不知道是谁发送的,因为可能是任何人。 如果它确实需要知道发送者,你得将发送者打包到事件对象中去,这样监听者才可以使用它。
-
对象在队列中的生命周期如何?
使用同步的通知,当所有的接收者完成了消息处理才会返回发送者。 这意味着消息本身可以安全地存在栈的局部变量中。 使用队列,消息比让它入队的调用活得更久。
如果你使用有垃圾回收的语言,你无需过度担心这个。 消息存到队列中,会在需要它的时候一直存在。 而在C或C++中,得由你来保证对象活得足够长。
-
传递所有权:
这是手动管理内存的传统方法。当消息入队时,队列拥有了它,发送者不再拥有它。 当它被处理时,接收者获取了所有权,负责销毁他。
-
共享所有权:
现在,甚至C++程序员都更适应垃圾回收了,分享所有权更加可接受。 这样,消息只要有东西对其有引用就会存在,当被遗忘时自动释放。
-
队列拥有它:
另一个选项是让消息 永远 存在于队列中。 发送者不再自己分配消息的内存,它向内存请求一个“新的”消息。 队列返回一个队列中已经在内存的消息的引用,接收者引用队列中相同的消息。
参见
-
我在之前提到了几次,很大程度上, 这个模式是广为人知的 观察者 模式的异步实现。
-
就像其他很多模式一样,事件队列有很多别名。 其中一个是“消息队列”。这通常指代一个更高层次的实现。 事件队列在应用 中 ,消息队列通常在应用 间 交流。
另一个术语是“发布/提交”,有时被缩写为“pubsub”。 就像“消息队列”一样,这通常指代更大的分布式系统,而不是现在关注的这个模式。
-
确定状态机 ,很像GoF的 状态模式 ,需要一个输入流。如果想要异步响应,可以考虑用队列存储它们。
当你有一对状态机相互发送消息时,每个状态机都有一个小小的未处理队列(被称为一个 信箱 ), 然后你需要重新发明 actor model 。
-
Go 语言内建的“通道”类型本质上是事件队列或消息队列。